|
魏武挥:头条、UC、微信上的10万+是这么来的|大咖说发表时间:2021-03-09 11:31 有些人说,uc头条广告现在是内容创业者的最佳时期,很多资源都在向他们倾斜。然而,内容创业者也有很多烦恼,辛苦创作出来的高质量内容,很容易被互联网上的信息所淹没。 昨天,新媒体观察家魏武挥向大家讲述了社交传播和算法传播的奥秘,相信大家认真阅读之后,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内容传播将会有很大的收获。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留言和酱紫君交流探讨~。 昨天,在黑马内容创业营的课堂现场,著名新媒体观察家、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内容传播渠道做了精彩的讲授。 “黑马内容创业营”由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uc头条广告一点资讯总裁陈彤等资深媒体大咖发起,面向内容领域创始人等多个公益课程。包括创建者成长,模式,流量和平台,品牌和变现,资金五个模块。它是当前最系统,最深入的内容领域创建者训练营。 一份内容制作完成后,如何到各个渠道发布? 在座的各位,不管是创业还是做内容的生意,都要有一个水源供应全球,多个渠道来分发,这是必然要考虑的事情。 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在进行发布前,首先要了解渠道或平台的定位是什么?要知其所以然。 去年我看到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国资小新,其实来的人很多,国资委。该公司制作了一段视频,对微信公众账号平台对运营微信公众账号的企业有许多苛刻之处。于是他们问,难道我们不是微信用户吗?之后我就跟国资小新里面的人说,在微信眼里,你当然是用户,但肯定是小用户。众所周知,微信公众账号有两千万个,其中很多已经死亡,相对于七八亿微信用户来说,这个数字是很小的。 对微信来说,谁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是大多数普通用户的利益,而非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商的利益。你肯定会来,只要有用户在。要是用户都跑了,你们也一定也跑了,因为池子里没有鱼。它们必须站在用户的这一边才行。 通道的特点是:C端用户多,终端多,合作者多,渠道也就是通道。这就等于是一个手牵手的角色。 对于B端必须做一些控制,一些管理,落实到我们的信息渠道上,才是有效的碎片处理。 比如一个例子,微博。微博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当时,我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微博黑人。由于当时我觉得微博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好。就用户而言,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信息,我要看的东西你不给我看,成天给我看的东西我都不感兴趣。 在默认面板中,微信将所有的订阅号都显示在与好友的对话中。随后,它将订阅号内的一个小格子插入。使用者需要多一步才能找到公共帐号。让用户感觉信息被碎片化了,有效地处理信息,让用户感觉不会有太多碎片,或者说碎片是可以忍受的。 假如这个步骤做好了以后,他就向平台走去。2011微博犯了一个错误,后来慢慢地进行了修正,到了2013、2014年,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应该是有回报的。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微博微博已经死了。但是我认为微博应该会反弹。 它是信息的原始渠道,必须对信息碎片进行处理。没有处理碎片,肯定会让用户跑掉。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这两种方法也成为了内容生产者的两种主要传播方法。 一个平台方常说的公关话,其实并不成立。"只有让我们的内容生产者在这个平台上赚钱,我们才能赚钱"。这种说法有悖于商业逻辑。你们什么时候听过赌场有这种说法? 放在信息平台上,道理完全相同。通道平台的盈利并不以每个人的盈利为基础。由于你们一年后都没做过,将会有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人前赴后继地去做。 实际上,把内容搞到互联网上,自媒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个人网页,站长,博客,直到现在,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将来可能还有别的东西,这是前车之鉴。因为你前赴后继,它的利益并不建立在你赚钱的基础之上。赚不到钱,和他赚不到钱,至多是有关联的,没有因果关系。现在大多数的信息平台都是亏本的,但是这里面有很多赚钱的人。 让我们来看看渠道的分布特征,主要分为两大类:社交分布和算法分布。 社会分配最明显的就是两极分配。 一个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只有二三千人,但它可以产生100,000+,甚至更多,甚至上百万的阅读量。有名的罗一笑事件,那篇文章,据他们说有九千万访问量,但这篇文章的粉丝绝对不多。 图中显示了社会分配的结构。六个字是最重要的,不社交不读书。微博是通过互粉关系,一波一波的传播,微信我们看到了朋友圈。有一次,腾讯科技发布了一篇报道,称在微信的各种功能中,用户使用最多的居然是朋友圈,而非聊天。 在我看来,社交传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像微信公众账号一样,其标题对其传播效果的最终影响比其他平台更大。 其次,它的影响取决于转发者,尽管这件事很重要,但你对此也无能为力。平常你使用微信的时候,你大概都会有这种感觉吧。同一篇文章,张三翻了我也不一定看,但李四翻了我也会看,因为李四在你心目中的分量与张三不同。 社会性传播可能有以下几种效果: 其结果就是,能够堆积粉丝和订户,恐怕也是堆积粉丝和订户最主要的战场。 结论2,有爆炸发生的可能性,但较低;由于其蔓延,你无法控制它。 第三,该平台缺乏建立议程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微博客是有的,微博客中的主题里面,搜索框里,都有一定的日程设置。之前的微信不做了,现在慢慢也有了一点感觉,可以搜所谓的朋友圈热文。这里有这样的标签,这就是技术上提供的日程设置。 让我们来看看算法风格,它是由今日头条,UC头条,uc头条广告,腾讯旗下的一系列东西,包括一些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标签: 第一个:商品标签。并非人工,而是计算机自动完成的,被称为人工智能,被称为计算机的深度学习。这篇文章写得很恐怖。和我们在学校写论文不同的是,我们要用五个关键词。一个帖子肯定不止5个标签,可能有500个。您的文章可能只有2000字,它会给您500个标签。 第二个标签:账户标签,就是你的这个号码有什么标签。 标记3:用户标记,现在头条宣称每天有近1亿用户,这些用户每个人都会打标签。 在文章标签,帐号标签方面我们可以尝试。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平台对这些标签的判断。比如,UC标题标签就会影响其推荐的强度。 一是用去重做原创性认定。他在uc头条广告上,就是用重算法来判断你的文章是否是原创的。 其次,是平台独占性。 三是深度。这是一个简单的量化,字数不少于2000字。 假如说,这三件事你都符合,那你又是自己写的,自己创作的,还是独占的,那你可能是投稿,或者是他要求你约他,然后写的特别长,写2000字。一旦有了这三个标签,你就有可能得到推荐,也有可能得到强烈的推荐。 企鹅媒体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矩阵,包括腾讯新闻,天天快报,还有一些APP。看起来更像是热词。去哪儿找热门词汇?这跟百度没什么关系。您必须尽可能地与搜狗、微博上的热词相匹配,甚至有时为了这个热词而制作一批文章。例如,发现搜狗上有这个热字,我就赶紧着手写了。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在标题里加这个热字但是这个热字和你的文章之间没有关系,或者是牵强附会的关系,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之后,最终就会影响到你。 |